举报邮箱:2386546473@qq.com

举报电话:110

X
您正在浏览:首页 > 揭批

《哪吒》火出圈,打了谁的脸?

时间:2025-02-19 来源:中国反邪教网 作者:粤反邪

  截至2025年2月18日,《哪吒之魔童闹海》总票房达123.2亿元,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同时位居全球影史票房榜第8名,充分展现其在市场上的巨大成功和观众的高度喜爱,也对我们如何更好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给予了有益启发。

  一、《哪吒》热播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生机活力

  (一)对经典人物形象与精神内核的传承与创新

  哪吒作为中国传统神话中的经典人物,其勇敢、叛逆、敢于抗争的形象深入人心。影片保留了哪吒的这些传统特质,如他的 “我命由我不由天” 的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于反抗命运的品质。同时,又对哪吒的形象进行了创新,将其设定为魔丸转世,使他从出生起就备受误解,历经孤独与痛苦,这种设定不仅丰富了人物的性格层次,也让观众更能深刻地感受到他反抗命运的艰难与可贵,使哪吒的形象更加立体丰满,符合当代观众对于人性复杂性的理解。情感方面,电影着重强调了哪吒与父母之间的亲情,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观念的传承。殷夫人对哪吒的慈爱与包容,以及敖光对敖丙的父爱,都展现了亲情的力量。这种亲情的刻画,使观众能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的重要性和亲情的珍贵。

  (二)对中国古典哲学思想的准确把握与崭新呈现

  影片构建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中国神话世界,以 “阴阳” 概念为核心架构,融入了大量的道家文化元素,如玉虚宫、云雾缭绕的仙山、“六星连珠” 星象、符咒、炼丹炉等,让观众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这种对中国神话元素的运用,不仅传承了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精髓,也为故事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背景和想象空间。电影中的阴阳平衡概念贯穿始终,魔丸与灵珠分别代表至阴至邪和至阳至纯的力量,哪吒和敖丙的性格与能力也分别对应着阴阳两极,而他们在影片高潮部分合力对抗无量仙翁时,阴阳之力相互融合,达到了和谐共生的状态,完美地诠释了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的哲学思想,使观众在欣赏电影的同时,也能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智慧。

  (三)对中国传统美术理念的巧妙融合与灵活运用

  影片巧妙地融合了中国古代建筑与山水画的美学理念,打造出了多个令人难以忘怀的场面。比如陈塘关的街道方格网状结构,体现了古人对秩序与和谐的追求;海底龙宫的场景设计,将中国神话中的海底世界与现代动画技术完美结合,创造出了一个令人惊叹的水下宫殿。这些场景的设计,不仅为观众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也传承了中国古代建筑和绘画艺术的精华。几场精彩的战斗中,哪吒与敖丙的对峙运用了太极、八卦等元素,将中华武术的精髓浓缩成了具体动作和特效,展现了古老哲学与现代艺术的完美交融。这种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动画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既增强了电影的艺术感染力,又使传统文化在现代语境下得到了新的诠释和发扬。

  (四)对中华传统价值观的深刻继承与积极传递

  影片将视角扩展至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让哪吒从一个具有叛逆精神的少年,蜕变为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守护者。这种转变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的价值观念,激励着观众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勇于担当,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贡献自己的力量。哪吒在面对命运不公和世俗偏见时的勇敢抗争,传递出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即无论身处何种困境,都不应向命运低头,要勇敢地掌握自己的命运。这种精神内核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的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能够激发观众的内心力量,鼓舞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勇往直前。

  二、《哪吒》热播体现中华传统文化在国内的深厚传承基础

  (一)国内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市场

  《哪吒》以超高票房成绩登顶我国影史票房榜,充分证明了该影片在国内观众群体中的巨大受欢迎程度,说明国内观众对以传统文化为题材的国产动画电影有着强烈的兴趣和高度的认可,这反映出国内才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市场。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哪吒》多人结伴观影比例明显高于档期其他影片,有大量家长带着孩子共同观影,其中30至39岁、中低频观众占比突出,还有大量曾经是电影市场主力的观影人群在时隔较长时间后再次回到电影院。这表明该影片吸引了不同年龄段、不同观影习惯的人群,体现了中华文化在国内各年龄层中的广泛影响力和强大凝聚力,有力地证明了中华文化在国内拥有深厚的传承基础。

  (二)国人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主体

  影片以中国传统神话故事为蓝本,对哪吒的故事进行了创新改编,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融入了现代的价值观和时代精神,如自我认同、价值实现、亲情友情等多元化的主题表达。这种创新演绎方式不仅让传统故事焕发出新的活力,也更容易被当代观众所接受和喜爱,使中华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得以延续和发展,展示了国内对于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强大能力。影片中的角色塑造丰富立体,故事能够引发观众的情感共振,例如申公豹因亲人到访而展现出温情的一面,哪吒在满腔愤怒时也要先拯救旧友敖丙等,这些情节让观众感受到人性的美好和情感的力量,从而加深了对中华文化中情感价值和道德观念的理解与认同,这种情感共鸣是国内观众对中华文化传承的内在动力。

  (三)国人有着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文化自信

  《哪吒之魔童闹海》在制作上十分精良,角色数量是第一部的3倍且全面“翻新”,建模更精致,皮肤质感更真实,特效镜头近2000个,主创团队达4000余人。片中的陈塘关大战等场面宏大、制作难度高的场景展现了国内动画制作团队的高超技艺和敬业精神。这不仅代表了国内动画制作的高水平,也为国产动画行业的发展树立了标杆,激励更多的国内创作者投入到中华文化相关的创作中,推动中华文化在国内的传承与发展。影片的成功热播在国内动画行业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吸引了更多人关注国产动画以及中华文化题材的创作。它为国内动画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成功经验和借鉴模式,促使更多的资源向这一领域倾斜,进一步巩固了国内在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的主体地位。

  三、《哪吒》热播是对“神韵”虚假宣传的有力打脸

  《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热播从票房、文化内涵、制作水平等多个维度彰显了中华文化在国内的强大生命力与深厚底蕴。它不仅是一部成功的商业动画电影,更是国内文化自信与传承力量的生动体现,有力驳斥了神韵所谓“利用表演艺术来弘扬中国五千年正统神传文化的精华”的虚假宣传。

  (一)神韵对中华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缺乏深度与准确性

  正统的中华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丰富的内涵和特定的艺术表现形式。真正的中华文化传承,需要深入挖掘和准确呈现文化的内涵,如通过深入研究历史文献、传统技艺的传承等方式,让人们了解文化的本源和精髓。反观神韵艺术团的广告牌和海报中,一名舞者毫不费力地弓起身子,在半空中做一个劈叉,并附有宣传词“五千年文化重生”,声称以最纯粹的形式表演中国古典舞,以“体验拥有5000年历史的神启艺术”诱惑观众。事实上,神韵的所谓舞蹈,剽窃了大量西方舞蹈形式,没有真正理解和传达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与精神内涵。韩国媒体“宗教与真理”指出,神韵艺术团打着“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幌子,演出内容展现出的却是其对中国历史的无知,如表现古典文化的舞蹈并非中国传统舞蹈,道具使用方面,《三国演义》中吕布所使用的武器本应是方天画戟,神韵演出中使用的却是“三尖两刃刀”等。英国佛学界学者释大道痛斥神韵是对中国文化的践踏,直言“作为一名传统中国武术终生练习者,我知道神韵演出中的动作既非‘中国的’,也非‘武术的’,这些动作源自西方舞蹈,与传统‘中国的’(武术)毫不相干”。

  (二)神韵的虚假宣传可能导致国外观众产生误解与偏见

  《哪吒》通过高质量的文化展示,向世界传递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增强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真正的文化传承就应该致力于塑造积极、正面的文化形象,为文化的长期发展和国际交流奠定良好的基础。而神韵表演充斥着怪异的服装、夸张的动作和不恰当的音乐组合,与真正的中国传统艺术相去甚远。这些不入流的文艺演出只是对中华文化元素的表面拼凑或歪曲,会损害原汁原味的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形象和声誉,使观众无法领略到中华文化的真正魅力。这种低质量的演出可能会让外国观众对中华文化产生误解和偏见,认为中华文化就是肤浅、低俗的,这与正统的中华文化传承背道而驰。如果外国人频繁接触到的都是这类劣质的文化产品,他们会对中国文化的整体水平产生质疑,降低对中国文化的认可度和兴趣。

  (三)神韵作为“法轮功”的敛财工具是对国外受众的愚弄

  正统的中华文化传承应该与当代中国的主流价值观相结合,反映时代精神和人民的需求,通过积极健康的方式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和价值。而神韵的艺术表现水准极其低下,内容包含大量不符合主流价值观的内容,如过度宣扬神权迷信、低俗趣味等,这些行为是对中华文化传承的曲解和破坏,这不仅无法真正代表中华文化发展方向,更不利于文化精髓的正确传承与健康发展。神韵进行此类演出并非真正出于文化传播的责任和使命,他们利用外国人对中华文化的好奇心理,以低成本、低质量的表演来迎合市场,赚取票房收入。这种行为忽视了文化传播的本质,将文化作为一种商品进行贩卖,是对文化的不尊重和亵渎。国外网友甚至直怼“法轮功”虚假宣传:神韵满足你一切“愚乐”需要!

  (四)神韵作为“法轮功”政治工具的遮羞布昭然若揭

  而且,许多观众去观看神韵的演出,并不知道该舞蹈团本身是具有明确的政治争议的,不知道它是由“法轮功”操控的政治工程。乍一看,神韵好像是在讴歌中华传统文明和文化荣耀,然而,如果观众因此放下防备那就大错特错了——演出开始后,神韵就大肆鼓吹“无神论和进化论是致命的思想”等歪理邪说,表演中含有大量的暴力场景和政治煽动。神韵演出向观众传达“法轮功”邪教信仰,表现那些他们受到所谓“迫害”与“镇压”的场面,观众无意识地被灌输了“法轮功”邪教教义,这些无一不说明神韵是一场具有政治舆论煽动目的的演出。虽然神韵妄图以中国文化代言人自居,但其表演却使“法轮功”的政治议程昭然若揭,充分暴露其假借传统中华文化之名,行宣传“法轮功”邪教之实。

  《哪吒》热播现象从内容创作、艺术表现、传播推广到产业运营等多方面,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提升国际影响力提供了宝贵启发。近年来,国内还涌现了《封神》、《长安三万里》、《琅琊榜》等一批优秀影视文化作品,充分证明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的融合能够焕发新生,通过创新与坚守并重,可以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全球舞台上绽放独特光彩。中国有着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悠久的历史,国内是文化传承的主要阵地和源泉,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应该首先立足本土,才能确保根基稳固。神韵自称中华文化在境外重生,实际上是本末倒置,居心叵测,大家一定要认清其邪恶嘴脸,不让其诡计得逞。




130533.jpg

广东省反邪教网  粤ICP备130844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