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邮箱:2386546473@qq.com

举报电话:110

X
您正在浏览:首页 > 交流

浅析志愿服务在邪教治理中的系统化运用

时间:2024-10-23 来源:广东省反邪教网 作者:杨嘉慧

  反邪教斗争需要全民参与,需要整合全社会的资源与之对抗,才能最大程度铲除邪教在境内滋生的土壤,以及斩断境外势力向境内进行邪教渗透的通道。在实践中,志愿服务力量在反邪教工作中的参与力度不断加强,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反邪教志愿服务的现状和不足,论述志愿服务在邪教治理中的系统化运用。

  一、反邪教志愿服务工作的现状和不足

  1.服务呈现零散化,不成规模。在反邪教工作中,志愿服务做了很多工作、出了很多力,但服务形式多为组建一支反邪教志愿服务队伍,在有需要时安排志愿者参与服务,志愿者常常承担签到、维持秩序等一般角色,各志愿服务队伍“各打各的”“随叫随到”,服务呈现零散化,基本无系统组织、无资源联动,服务不深入,不成规模。

  2.重宣传,在关爱方面略显薄弱。在实践中,反邪教志愿服务队伍多在宣传教育活动中出现,通过派发传单、拉横幅的形式向社会普及防范邪教知识。在培育反邪教志愿者的过程中,往往仅开展志愿服务入门培训,对反邪教专业知识的培训明显不足,这直接导致反邪教志愿者无法参与更深入、更专业的服务,如开展对邪教信徒的关爱帮扶服务、开展反邪教宣传授课服务等。

  3.画地为牢,资源融合不足。反邪教志愿服务容易画地为牢,在服务过程中“两耳不闻窗外事”,不知道有何公共慈善资源、社会资源,或者知道有资源但不会运用,从而产生反邪教志愿者们因信息不互通造成的资源稀缺,以及重复投入造成的资源浪费的现状。

  4.内容固化,缺乏创新性。反邪教志愿服务内容固化,“新瓶装旧酒”,所开展的反邪教宣传教育活动单一化、不新颖、无创意,居民群众对活动的参与兴趣度降低,活动互动性缺乏,导致宣传教育的成效难以呈现。

  二、志愿服务在邪教治理中的系统化运用

  1.健全组织架构,积蓄强大力量。反邪教志愿服务要实现系统化、规模化,首先要健全组织架构。组织架构并非纸上谈兵,而是要落到实处。对于志愿服务队伍的组织、领导、管理、培训等都需要有明确的机制,并在实践中按照制度执行工作,定期评估和总结服务成效、经验,确保志愿服务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同时,反邪教志愿服务队伍要积蓄强大力量,大力招募志愿者,培育志愿者骨干,使队伍成为真正能干专业事的反邪教志愿服务组织。

  2.系统变革发展,激发生产力。捕捉最新科技应用到智能化志愿服务系统中,推动智能化志愿服务系统的不断进步,实现志愿服务事项发布和招募的简易化,实现志愿者参与的便捷化,实现服务对象信息更新和服务跟进的实时化。同时,建立志愿者数据库,科学地记录反邪教志愿者的服务频次和内容,通过大数据分析每一位反邪教志愿者擅长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时间,为其匹配最为合适的反邪教志愿服务内容,提升反邪教志愿服务效率和效果。

  3.因地制宜,开展创新型服务。摒弃固化思维,优化反邪教志愿服务内容,将反邪教志愿服务与当地民俗文化、农副产品、地域特色等相结合,如广州市南沙区榄核镇创作了反邪教咸水歌曲,符合当地民俗风情,便于当地居民传唱,便是很好的做法。

  4.资源融合,推动社会力量互补。反邪教斗争具有艰巨性,邪教信徒的产生原因较为复杂,有些邪教信徒因为生病而痴迷“祛病免灾”旗号的“全能神”,有些邪教信徒因妄想“长生不老”而为邪教送上大量钱财,有些邪教信徒因恐惧“末日来临”而大搞教主崇拜等。邪教信徒信教的原因多种多样,所以反邪教斗争中也需要多元力量参与,需要志愿者、社工、慈善资金及社区企业等多元主体的参与,形成强大的反邪教合力。同时,强调心理咨询师、医生、律师等各领域优秀人才在反邪教志愿服务中的作用,帮助邪教信徒脱离邪教、回归正常生活提供专业性辅导服务。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更好地发挥志愿服务在邪教治理中的作用,加强社会对邪教的认识,提升居民群众对邪教的防范意识,这是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重中之重。




130533.jpg

广东省反邪教网  粤ICP备130844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