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邮箱:2386546473@qq.com
举报电话:110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
近日,受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委托,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发布了《2018年度广东各市开办企业便利度评估报告》。评估显示,截至2018年7月,在广东开办企业,通常需要走4道程序,全流程办理时间控制在5个工作日内,按照世界银行全球营商环境评价标准测算,这一开办企业便利度相当于在全球190个经济体中位列第18名,高于我国在今年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中第28名的排位,进入全球前列。
开办企业是百姓投资兴业的第一道门,世界银行将其列为评价各经济体营商环境10个方面指标体系的首位,充分说明其便利化程度对地区营商环境的决定性影响。近年来,适应深化“放管服”改革要求,广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改革部署,从商事登记这一企业开办的核心环节突破,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改革举措。从过去三年的评估结果看,2016年开办企业平均需要6道程序、20个工作日,2017年需5道程序、15.7个工作日,今年则只需4道程序、5个工作日内;截至2018年7月,广东开办企业仅有的成本为刻章费用,无需缴纳行政规费、无最低实缴资本的限制。这些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广东深化“放管服”改革、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的改革成效,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是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必须在营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上下功夫,以更优良的营商环境吸引先进生产要素聚集,为国内外投资创业者创造更便利条件。开办企业的程序、耗时的大幅缩减,说明“广东具有一定国际比较优势的开办企业规则体系基本建立”。同时还要清醒地看到,对比世界银行全球营商环境排名更为靠前的地区,以及营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的其他方面指标要求,广东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要求我们对标国际最高最优标准,推动“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向前。
哪里营商环境好,人才就往哪走、资金就往哪流、项目就在哪建。随着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性日益成为共识,营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必须树立“抢跑意识”。当前各地都在简化开办企业手续、酝酿出台减税措施,只有拿出更有吸引力的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持续降低制度性成本,才能不断培育提升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竞争新优势。纵观过去三年的评估结果,有的城市持续位居前列,有的城市后来居上,也有城市明显后退。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优化营商环境必须持之以恒。开展各市开办企业便利度评估,目的是使我们看到改革短板,明确改革方向和要求,形成推进改革你追我赶的态势。各地各部门一定要树立起改革“攻坚意识”,主动找差距、找不足,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以赢得主动、取得优势。
营商环境是“软实力”,营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必须拿出“硬措施”。要以市场主体期待和需求为导向,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将优化营商环境、减轻企业负担、解决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作为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的重要措施,消除制约企业发展的各种障碍,进一步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和动力。要抓住“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这个关键,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坚决破除各种不合理门槛和限制,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在投资核准、政府扶持、参与政府投资项目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要强化“问题意识”,聚焦重点领域、热点问题,找准政策落实的“堵点”,着力破解企业投资生产经营中的“痛点”,使政府出台的政策“出到点子上”。要不断提升审批服务质量,提高办事效率。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全省各地各部门一定要倍增改革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发展经济的先手棋,针对市场和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多推“啃硬骨头”的举措,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倾力打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的“高地”,为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积累更加深厚的发展“软实力”。
在省委政法委的指导下,省反邪教协会、南方新闻网联合举办“全民反邪教,聚力护平安”反邪教短视频征集活动。
广东省反邪教网 粤ICP备13084489号